第
1題: 試題一
閱讀以下說明,根據要求回答下面問題。
[說明]
某企業(yè)的網絡結構如下圖所示。
【問題1】(6分)
圖中的網絡設備①應為(1),網絡設備②應為(2),從網絡安全的角度出發(fā),Switch9所組成的網絡一般稱為(3)區(qū)。
2.圖中③處的網絡設備的作用是檢測流經內網的信息,提供對網絡系統(tǒng)的安全保護。該設備提供主動防護,能預先對入侵活動和攻擊性網絡流量進行攔截,避免造成損失,而不是簡單地在惡意流量傳送時或傳送后才發(fā)出警報。網絡設備③應為(4),其連接的Switch1的G1/1端口稱為(5)端口,這種連接方式一般稱為(6)。
【問題2】
(5分)隨著企業(yè)用戶的增加,要求部署上網行為管理設備,對用戶的上網行為進行安全分析、流量管理、網絡訪問控制等,以保證正常的上網需求。部署上網行為管理設備的位置應該在上圖中的(7)和(8)之間比較合理。
2.網卡的工作模式有直接、廣播、多播和混雜四種模式,默認的工作模式為(9)和(10),即它只接收廣播幀和發(fā)給自己的幀。網絡管理機在抓包時,需要把網卡置于(11),這時網卡將接受同一子網內所有站點所發(fā)送的數據包,這樣就可以達到對網絡信息監(jiān)視的目的。
【問題3】
(5分)針對上圖中的網絡結構,各臺交換機需要運行(12)協(xié)議,以建立一個無環(huán)路的樹狀網絡結構。按照該協(xié)議,交換機的默認優(yōu)先級值為(13),根交換機是根據(14)來選擇的,值小的交換機為根交換機;如果交換機的優(yōu)先級相同,再比較(15)。
當上圖中的Switch1~Switch3之間的某條鏈路出現故障時,為了使阻塞端口直接進入轉發(fā)狀態(tài),從而切換到備份鏈路上,需要在Switch1~Switch3上使用(16)功能。
【問題4】
(4分)根據層次化網絡的設計原則,從上圖中可以看出該企業(yè)網絡采用了由(17)層和(18)層組成的兩層架構。其中,MAC地址過濾和IP地址綁定等功能是由(19)完成的,分組的高速轉發(fā)是由(20)完成的。
答案解析與討論:
m.xomuzic.com/st/2389720783.html第
2題: 閱讀以下說明,根據要求回答下面問題。
[說明]
(20分)某中學為兩個學生課外興趣小組提供了建立網站的軟硬件環(huán)境。網站環(huán)境的基本配置方案如下:
1.兩個網站配置在同一臺服務器上,網站服務由Win 2003環(huán)境下的IIS 6.0提供;
2.網站的管理通過Win 2003的遠程桌面實現,并啟用Win 2003的防火墻組件;
3.為興趣小組建立各自獨立的文件夾作為上傳目錄和網站的主目錄,對用戶使用磁盤空間大小進行了設定;
4.通過不同的域名分別訪問課外興趣小組各自的網站。
按照方案,學校的網絡工程師安裝了Win 2003服務器,使用IIS6.0建立Web及FTP服務器,配置了遠程桌面管理、防火墻,在服務器上為兩個課外興趣小組分配了不同的用戶名,進行了初步的權限配置。
【問題1】(4分)
Windows 2003遠程桌面服務的默認端口是(1),對外提供服務使用(2)協(xié)議。
在下圖中,若要拒絕外部設備PING服務器,在防火墻的ICMP配置界面上應該如何操作?

【問題2】(4分)
在下圖中,Web服務擴展選項中“所有未知CGI擴展禁止”的含義是什么?
2.在上圖中,如何配置Web服務擴展,網站才能提供對asp.net或asp程序的支持。
【問題3】(5分)
在上圖中,選擇IIS管理器中的“FTP站點→新建→虛擬目錄”,分別設置FTP用戶與(3)、(4)的對應關系。
由于IIS內置的FTP服務不支持(5),因此FTP用戶密碼是以明文方式在網絡上傳輸,安全性較弱。
【問題4】(4分)
在IIS 6.0中,每個Web站點都具有唯一的、由三部分組成的標識符,用來接收和響應請求,分別是(6)、(7)和(8)。網絡工程師通過單擊網站屬性→網站→高級選項,通過添加(9)的方式在一個IP地址上建立多個網站。
【問題5】(3分)
在(10)文件系統(tǒng)下,為了預防用戶無限制的使用磁盤空間可以使用磁盤配額管理。啟動磁盤配額時,設置的兩個參數分別是(11)和(12)。

答案解析與討論:
m.xomuzic.com/st/2389817838.html第
3題: 閱讀以下說明,根據要求回答下面問題。
[說明]
(20分) 某企業(yè)的網絡結構如下圖所示。

按照網絡拓撲結構為該企業(yè)網絡進行網絡地址配置,地址分配如下表所示。

【問題1】(4分)
企業(yè)網絡中使用私有地址,如果內網用戶要訪問互聯(lián)網,一般使用(1)技術將私有網路地址轉換為公網地址。在使用該技術時,往往是用(2)技術指定允許轉換的內部主機地址范圍。
一般來說,企業(yè)內服務器需要被外部用戶訪問,就必須對其做地址變換,內部服務器映射的公共地址不能隨意更換,需要使用
(3)NAT技術。但是對于企業(yè)內部用戶來講,使用一一映射的技術為每個員工配置一個地址很不現實,一般使用
(4)NAT技術以提高管理效率。
【問題2】(7分)
一般企業(yè)用戶可能存在于任何一家運營商的網絡中,為了確保每個運營商網絡中的客戶都可以高效地訪問本企業(yè)所提供的網絡服務,企業(yè)有必要同時接入多個運營商網絡。根據企業(yè)網絡的拓撲圖和網絡地址規(guī)劃表,實現該企業(yè)出口的雙線接入。
首先,為內網用戶配置NAT轉換,其中以61.192.93.0/24代表ISP-A所有網段;其次為外網用戶訪問內網服務器配置NAT轉換。根據需求,完成以下Route-NAT的有關配置命令。
Route-Switch (config) #access-list 100 permit ip any 61.192.93.0 0.0.0.255
//定義到達ISP-A所有網段的ACL
Route-Switch (config) #access-list 101 (5) ip any 61.192.93.0 0.0.0.255
Route-Switch (config) #access-list 101 (6)
//定義到達ISP-B所有網段的ACL
RoUte-Switch (config) #ip nat pool ISP-A (7) netmask 255.255.255.0
//定義訪問ISP-A的合法地地池
Route-Switch (config) #ip nat pool ISP-B (8) netmask 255.255.255.0
//定義訪問ISP-B的合法地址池
Route-Switch (config) #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100 pool ISP-A overload
Route-Switch (confg) #ip nat inside source(9)
//為內網用戶實現區(qū)分目標運營商網絡進行匹配的NAT轉換
Route-Switch (config) #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(10) extendable
//為內網WEB服務器配置ISP-A的靜態(tài)NAT轉換
Route-Switch (config) #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(11) extendable
//為內網WEB服務器配置ISP-B的靜態(tài)NAT轉換
【問題3】(6分)
在路由器的內部和外部接口啟用NAT,同時為了確保內網可以訪問外部網絡,在出口設備配置靜態(tài)路由。根據需求,完成(或解釋)Route-NAI的部分配置命令。
Route-Switch (config) #int s0
Route-Switch (config) # (12) //指定NAT的外部轉換接口
Route-Switch (config) #int s1
Route-Switch (config) # (13) //指定NAT的外部轉換接口
Route-Switch (config) #int f0/1
Route-Switch (config) # (14) //指定NAT的內部轉換接口
Route-Switch (config) # (15) //配置到達ISP-A的流量從s0口轉發(fā)
Route-Switch (config) # (16) //配置默認路由指定從s1口轉發(fā)
Route-Switch (config) #ip route 0.0.0.0 0.0.0.0 s0 120 //(17)
【問題4】(3分)
常用的網絡流量控制技術除了ACL(訪問控制列表)外還有QoS(服務質量)。QoS是網絡的一種安全機制,主要用來解決網絡延遲和阻塞等問題,它主要有三種工作模式,分別為(18)模型、Integrated Service(或集成服務)模型及(19)模型,其中使用比較普遍的方式是(20)模型。
答案解析與討論:
m.xomuzic.com/st/2389913040.html